TikTok已经成为海外社交媒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全球月活跃用户超11亿,有无数人在TikTok达人的推荐下下单,为TikTok营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说这些人盲目么?也不是,当一种行为上升至群体现象时,它就不再是一种盲目的行为,而是大众选择的结果。
人们认可TikTok达人的推荐,认可TikTok Shop销售的商品价格,觉得它能满足自己的刚需,于是便进行了购买,简单且随性。
殊不知,这其实是TikTok在现实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心理因素。
就像人们一开始想找到最好的清洁用品,他们一定不会去TikTok上查找,而是去搜索#cleantok等等。
但是由于大数据和TikTok达人的推荐,这部分用户将会经常刷到清洁用品的内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决定。
人是从众生物,会因为共同的际遇而相互吸引。当一个全职家庭主妇,在TikTok上上传自己做家务的视频时,就会引来一大波同样爱干净的家庭主妇。当这个妈妈推荐使用某个清洁产品,并展示它显著的效果时,就会有同样需求的用户下单。
这就是TikTok的魔力所在:“接近你,然后潜移默化地同化你”。
当然,这种同化并不可怕,反而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是因为观众觉得了解了创作者,才会越发地信任创作者。
这就好比明星与粉丝的关系一样,消费者与这些创作者之间的情感联系,是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最大因素之一。
这种现象被称为“准社会关系”,它会让观众感到与某个创作者有亲密的联系,甚至产生友谊,但实际上这种关系通常是单向的,创作者可能并不知晓观众的存在。
当观众越来越喜欢这个创作者时,他们可能会不断地购买产品或服务来表达对创作者的热爱,即使知道这是创作者为了赚取利润而接的广告,他们也愿意慷慨解囊。
尤其是在TikTok这样的平台上,当用户打开TikTok时,平台会自动向他们推荐最喜欢的创作者发布的内容,通过重复曝光的方法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准社会关系。
目前,这种准社会关系不仅存在于TikTok上,还普遍存在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和内容创作领域。它是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能够吸引观众并促进产品销售,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不要过度利用这种关系,以免引起观众的反感。
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TikTok让用户觉得,消费成了追求更好生活的方式,所有人都走在变得更美好的路上。
在TikTok上,有时候一个好的文案就能够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兴趣和信任。
通过描述产品如何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带来便利和惊喜,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由于TikTok视频的简短性质,推荐必须简洁、自然,有时候甚至越粗糙、不精致,消费者反而越相信这是真实且真诚的推荐。
这种消费心理让我们意识到真实性评价对商品的重要性。尽管头部KOL评测和广告坑位成本较高,但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普通用户买家或拥有小粉丝基数的用户来寻找真实的评价。为他们提供免单或折扣,甚至可以给他们一些奖励,例如根据视频获得的赞数或播放量给予返现等。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商机往往在不经意间爆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广泛撒网,因为即使是小投入也可能带来大回报。